词不达意
交流的词不达意,应该要比看上去常见得多,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浅浅地谈论,没有深入,所以问题不会暴露出来。
大部分时候,自己说错了,或者对方理解错了,都没有关系,因为讨论本身不重要。比如,聚会时不太熟悉的亲人问我是什么专业的,我会说我是学计算机的,而不会说我是「软件工程」专业的。
「学计算机的」这个措辞是模糊的,它能指的范围很广,游戏开发者、网络信息安全从业者、更广义上的程序员等等,都算「学计算机的」。也就是说,「学计算机的」这个措辞其实是「词不达意」的,我说完之后,对方实际上并不知道我到底在学些什么。
不过,这个措辞又是清晰的,因为对方并不熟悉「软件工程」这个学科的特点,却对「学计算机的」这个概念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就算对方熟知「软件工程」和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区别,我也没必要指明,因为这场交流的目的并非是弄明白我到底是干什么的,只是礼貌性的嘘寒问暖而已。
应该不止我一个人会这样做,大部分人都会为了避免费口舌,故意模糊一些用词,比如,人们不会把「刚上了课回来」说成「刚结束了一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现在刚回来」。
措辞时的「熵增定律」
大部分人似乎都很熟悉怎样让交流变得「模糊」,无论是刻意地还是自然地,这很容易。不过,如果要反过来,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同时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已经习惯了「模糊」。在大部分时候我们都默认,对方能够理解模糊的表达,同时,我们也相信自己能够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
就在不久前,我的一个朋友发了一张截图给我,截图内容是他体育课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提交每次至少 2 公里的跑步记录截图。在这张截图的后面,他发了一个「可怜」的表情。
当时我以为他在向我卖惨,言外之意是「为什么大学的体育课还要布置这种课外作业?」,于是我便继续聊别的话题了。结果,上一个话题结束之后,他又把那张截图发了一遍,附上了同样的表情,然后加了一句话「有吗?」
虽然这句「有吗?」也令人讨厌地模糊,但我总算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知道我有跑步的习惯,所以想要我的运动记录来交作业。
虽然微不足道,但想想看,如果他一开始多说几个字(他大概是觉得这种伸手要东西的行为有些难以启齿吧),或者我没有理所应当地把我的猜测当作事实,误会就不会发生。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日常交流不需要「清晰」,所以我们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话变得「清晰」;在有人尝试「清晰」地讲话时,我们也把那当作「模糊」,不多在意。
还是那个朋友,有一次他到我宿舍来,看到我在柜子上装了个灯,插着电,线从桌子左上方的柜子一直延伸到摆在桌子中间的插排上,有些碍事,而且挡住了一部分屏幕。他便跟我说「那个线好丑」。
实际上,那根线是「充电线」,灯充好电之后我就可以把线取下来。当时我默认他知道那是在充电,所以回答说「那个灯是用纳米胶粘住的拿不下来,我只能这么走线啊,也就丑那么一会,我取下来就好了」。
然而他还是皱眉看着,于是我又把话重复了几遍。
最后,我把线拔掉,他才终于恍然大悟「哦,那是充电的啊!」
说实话,我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我把「取下来就好了」这句话说了好几遍,他都没能明白那是根充电线,大概是因为他默认我说的话是「模糊」的,所以没有在意「能取下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我,因为一开始以为对方知道那是可以充电的台灯,所以措辞也不够清晰;在我知道对方没明白之后,我也没想到可以直接说「那是充电的!」。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自己需要「清晰」,就算知道对方不理解,也不会刻意「清晰」,抓不住核心的问题。
模糊的措辞大概是「混乱」的,因为能指(signifier)很广,听话人就抓不住所指(signified)。听话人的脑子也很乱,听到一个字就自动对应一个意思,几乎没人会思考自己的第一反应对不对。
如果要把「模糊」变成「清晰」,就要刻意地引导,甚至还需要刻意练习,这就是很费力的事情了。
把话说明白,怎么就这么难?
在现有的语言里,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词可以完美地对应单一的所指。如果把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当作数学的集合来看,「所指」永远都只能是「能指」的真子集,无论加上多少修饰和限定的词句。
比如「青苹果」似乎比「苹果」要清晰,但当有人说他要给你「青苹果」时,他可以给你一个你以为的正常的「青苹果」,但他也可以给你一个「小得可怜、长了虫、快烂掉的青苹果」。就算是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看到「小得可怜、长了虫、快烂掉的青苹果」这个表述,能想象到的画面,和我脑子里的画面,大概也是不同的。
当我们在讨论一个「概念」的时候,其实是在讨论 4 个「概念」1。换句话说,一旦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在一场交流中,就会有 4 个概念出现。这 4 个概念分别是:
- 你脑子里的概念、你以为你说出来的概念
- 你实际上说出口的概念
- 对方听到的、以为他理解了的概念
- 对方听到你说的话之前、本身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又是那个朋友,我在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跟他讲书里提到的,读书前给书简单归类的方法。我当时说《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实用类型的书」,他将信将疑地说「没有很实用吧……」。
在这个语境下,这 4 个概念分别是:
- 我以为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包含了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改变的方法论,读完之后你能践行作者提到的方法,直接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 我说出口的:《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实用类型的书」
- 对方听到的:《被讨厌的勇气》很实用
- 对方原本的理解:《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类似小说的、对话式的心理学相关书籍
对方认为「心理学」和「实用」不搭边,所以不同意我的说法。如果仔细分析这次交流,就会发现我们对「实用」这个词的理解有偏差,甚至对「心理学」的理解也有偏差。
但当我向他解释了第一个概念,也就是我实际上想说的、我以为我说出来了的意思之后,他就改口道「好像是这样」。
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因为要理解一个概念,可能还需要理解更多其他的概念。在这个例子里,两个人还需要对「实用」这个概念达成一个共同的理解,要明确什么样的东西是实用的,什么又不是。
如果讨论的东西更复杂一点,就不仅仅是要明确四个概念那么简单了。
如何避免?
在 机核上的一篇文章 里,一位作者讨论过解决方法:
- 作为讲话者,通过否定来缩小范围。
- “我前面说的 XXX 不是 XXX,你明白吗?”
- 作为听话人,通过提问来确定自己的理解。
- “你说的 XXX,是 XXX 的意思,对吧?”
我认为,这是「交流进行时」的做法,的确有用,但光这么做是不够的。
不少人认为程序员很傲慢,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愿意好好回答别人的提问。在我初高中,经常在一些相关的 QQ 群里划水,当时,有普通用户在使用开源库和开源软件时遇到了问题,并直接在群里说「我遇到了 XXX 问题,怎么办?」的时候,就会有人看似傲慢地丢下一个神秘链接,然后让提问者先读一遍再说。
这个链接就是 Eric Steven Raymond 写的《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中文名叫《提问的智慧》。
或许那些不愿意多说话,只发你一篇万字文档,态度冷漠的人,的确会让你觉得不舒服。但说真的,如果你都没有花费一点力气自己了解一下你们要讨论的东西,还以为自己懂了,或者在交流的时候问一长串非常简单的问题,除非特别有耐心,谁都会觉得你在浪费他的时间吧?
所以,我认为,除了在交流时反复确认,在交流前做好准备也是应该的。就算不是专业相关的交流,不需要提前做功课,在对话的最开始有意识地先给要讨论的概念下个定义,双方讨论一下自己要讨论的到底属于什么范畴,能够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问答。
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到「清晰」。如果一开始就把话说得尽可能清楚,双方理解的概念是相同的,或者至少是非常相似的,就不需要多次对齐确认了。
我认为要做到这样的「清晰」,需要刻意练习。
练习「清晰」
最近在学法语,我发现法国人的一个口癖很有意思——他们很喜欢说「Voilà」这个词。这个词的本意是「Here」(在这里),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更像英语里的「Here you go.」或者「You know…」。
有的时候,法国人一句话说了一半,就认为对方理解了,所以用一句 Voilà 表示「嗯,差不多就是这样」。
比如:
「你看起来脸色好差,怎么了?」
「我昨天吃了三个冰淇淋,所以,Voilà……」
这是很自然的「模糊」,回答者想说的实际是「我昨天吃了三个冰淇淋,大概是刺激到胃了,所以肚子不舒服、很痛,脸色就难看了」。
大部分时候,我们不需要把话说完,对方也能理解,但不是所有情况下我们都应该这样。
我之所以提到法语的「Voilà」,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识」。当法国人不想要费口舌做到「清晰」的时候,他们就会说「Voilà」。如果他们想要改掉这个习惯,只需要在听到自己讲「Voilà」的时候提醒自己把话讲明白一点就好了。
但是中文里没有这样的词,也就是说我们缺少一个「标识」来提醒我们把话讲明白。
既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识,就需要时刻注意自己说出口的话,或者在把话说出口之前多思考措辞,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清晰。不过,说话总是小心翼翼地很累,就算是练习也不需要 24 小时不间断地后台运行。
就像学语言一样,演讲之后把自己说的话重放听一遍,写了一段话之后从头到尾读一遍,从听众和读者的角度思考,尽量模拟上下文不完整的情况,思考其他人能否理解自己的意思。
或者,你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说话习惯,有没有类似「Voilà」这样的标志词句,比如「差不多这个意思」「你懂吧?」。如果有的话,你可以尝试训练自己,在意识到自己说了这样的词之后,刻意提醒和要求自己把话说得明白一点。
如果发现自己刻意提醒之后也很难做到清晰,就得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因为有可能自己正在讨论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只凭感性的认识来交流,是很不靠谱的,就算自己真的不懂,大可直接承认「我不太熟悉 XXX」「我不太懂你说的 XXX 是什么」「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这样才对交流有帮助。我相信大部分人应该很乐于解释,当然,前提是你并非因为没有做足功课才不懂的,只是恰好谈到了自己不熟悉的概念而已。
那就做题试试吧
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作者在每一章后面留几个例句让读者判断,哪些措辞方式能算做「非暴力沟通」,我觉得这很有意思,不妨也在博客文章里尝试一下这种形式。
所以,在以下的句子里,你觉得哪些做到了尽可能「清晰」呢?
- 我想要请两天假,我妈住院了。
- 把那个东西递给我。
- 我喜欢这个房子的布局,但卧室有点小,而且厨房采光不好。
-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好烂的。
- 我想要减肥,你能教教我吗?
- 我不喜欢他,他大大咧咧的。
对于第一句话,虽然有模糊的成分,但我认为是足够清晰的,因为「住院」这一表述足够描述事件的严重性,而具体住院的原因就涉及到说话者的私事,不方便也没必要多讲。
对于第二句话,「那个东西」指代不明确。说话人当然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但听话人不了解「上下文」,所以不一定了解,就算用手指也不一定清晰。我认为可以改成「把桌子上那个白色的、方形的东西递给我,在盆栽旁边」。
对于第三句话,我认为是清晰的,因为说话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阐明了原因。对应的模糊版本可以是「这房子太好了」。
对于第四句话,我不觉得是清晰的。如果听话人恰好读过这本书,而正好他持有反对意见的话,可能就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不如一开始就把话说明白:「我不太喜欢这本书,太啰嗦了,每个章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而且我读完之后也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观点」。
对于第五句话,我认为不够清晰。对于「减肥」来说,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适用的方法也不同,比如大基数(BMI>=28)减肥只要少吃就可以了,不需要运动,而且跑跳还会伤害膝盖。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显然没有主动地了解过「减肥」相关的知识,大概率还会说出「我能不能把自己饿瘦?」「我完全不节食,只是多动应该也能瘦吧?」这样的话——如果只是简单地找点相关的视频来看,都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我认为,提问者应当在交流前多做些准备。
对于第六句话,我认为不够清晰。虽然说话人阐述了不喜欢的理由,但这个理由本身不够清晰。听话人可能会回应「没有吧?我觉得还好啊?」或者「他是这样的性格,但是很好相处啊。」实际上,「大大咧咧」这个词非常模糊,说话人可能需要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比如「我不喜欢他,他在餐厅说话的声音好大,似乎一点也不担心打扰别人,而且对服务员态度也不好,虽然对我还不错,但和他在一起让我觉得不舒服。」
感谢你读到这里,这篇文章算是我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些小感悟。话说不清楚一直是很令我困扰的点,希望这篇有关「模糊」和「清晰」的讨论,也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