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符号化的体重秤
前几日状态不佳,没能坚持饮食控制。今日上称,果真重了三斤。很快,我的焦虑情绪就体现在了我的晨间日记里。
我联想到了 Taylor Swift 的《Anti-Hero》MV,其中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场景,但我却能在一瞬间回想起来——两人站在浴室,看着一人体重秤上的读数,面面相觑。
在大多数的文化作品中,「体重秤」的出现往往都伴随着「焦虑情绪」。这其实有些奇怪,因为「体重秤」往往与减肥、健身等积极阳光的行为联系起来,为什么会这么容易让人感到焦虑呢?
我的确有看过「通过体重读数下降来表现阳光生活」的桥段,但这样的情节往往伴随着其他的符号,例如汗水、跑步、举重、好身材、积极向上的笑脸等等。这样对比下来,冰冷冷的数字似乎无足轻重。
在真实的健身场景中,健身爱好者更在乎的似乎也是体型、体脂率、肌肉量等等。在我的印象里,很少会有健身达人站在体重秤上的画面。
并且,要使得减肥和健身起到真正的效果,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饮食控制和体能训练上。关注体重读数的行为,更像是每天早上起床后例行的任务罢了。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想到「沙拉」和「跑步」会想到健康,而不是「焦虑」,明明三者都是在体重控制的场景下常出现的符号。
对于减肥人士、健身者来说,理想的体重读数是自己坚持运动和饮食控制的成果,是理所应当的,它只能算作一个「附属品」;不理想的体重读数则是对自己的否定,负面情绪当然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就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体重秤的确是一个给我带来焦虑的东西。如果是在减肥有成效的情境下,它 只能算一个陪衬。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当「体重秤」作为一种符号被当作「主体」展示时,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就是焦虑情绪。而其他与减肥健身相关的符号,例如运动手环、运动鞋、晨跑、沙拉,更能够带动积极情绪。
这样的,经过一系列概念化训练后,将一个物体与某种情绪联系起来的案例还有很多。
同样是五官,单独出现的眼睛更能引发恐惧情绪,而嘴、鼻子、耳朵、眉毛则最多让人感到诡异。这是因为,眼睛更具有动态和神韵,让人能感受到「活物」的存在,当它出现在「死物」的身上,死的东西就活过来了,让人难以接受——我认为这也是人们避讳「死不瞑目」场景出现的原因,为死者合上眼睛,是为了消减自己和其他人感受到的恐惧。
无论是「体重秤」还是「眼睛」,这种将恐惧等负面情绪与物体符号联系起来的案例,我认为,都源自「死亡恐惧」。
如果懂得一些浅显的脑科学知识 1,就很容易溯源。人类和几乎所有动物一样,都有着极强的生存意志,在数百万年的进化中,我们形成了各种自我保护和求生的机制。我们的大脑的本能、情绪和理智,都服务于此。其中,情绪让我们感到恐惧、焦虑、悲伤,以此让我们远离危及生命的事物,也就是避免死亡。
对死亡本身带有恐惧——看到野兽,因为害怕被咬死,所以感到恐惧——面对黑暗,因为看不到野兽,害怕被咬死,所以感到恐惧——做了惹恼其他人的事情,害怕被赶出部落,然后被野兽咬死,所以感到焦虑…… 这层恐惧的链路,还可以以更复杂的方式发展下去。
在「体重秤」的例子中,这个链路是这样的:死亡恐惧——体重上升,担心肥胖的身躯不被其他人接受——触发集体无意识,与被赶出部落类似的情绪涌现——担心离开群体会遭遇危险丧命,感到焦虑。
是的,大脑很蠢,它还以为我们是生活在部落里的原始人。
在「眼睛」的例子当中,这个链路是这样的:死亡恐惧——看到静物上出现活的眼睛——触发集体无意识,与睁着眼睛的死人相关的情绪涌现——将静物与死物联系起来——将其与死亡本身联系起来——感到恐惧。
在这两个相对「现代」的案例中,我都提到了「集体无意识」。这是荣格提出来的概念。
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最底层是作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原型 是集体 无意识 中形象的总汇。荣格亦将他们称呼为显性、无意识意象、虚构或原始印象,以及一些其他的名字。但原型似乎最被接受。所谓的原型,是借由特定的方法去体验事情的天生倾向。原型本身没有自己的形式,但它表现就有如我们所见、所谓的“组织原理”。它遵循弗洛伊德理论中的直觉法则行事:首先,当一个婴儿想要吃时,他不知道他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他有着相当不明确的渴望,然而,某些特定的东西可以满足他。之后,根据经验,当一个小孩饥饿时,他渴望一些特定的东西——牛奶、饼干、烤龙虾、纽约式的披萨。原型,就像是宇宙中的黑洞:你只能借由它吸引质子和光,知道它在那里。
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用集体无意识解释人的行为。当然,我们也可以有意无意地将其运用在文化创作上。无论是克苏鲁神话、经典恐怖故事、都市怪谈、新怪谈,它们都通过集体无意识,在读者和观众脑中触发了他们想要传达的恐惧情绪。
再来看看死亡的反面,也就是生命。之前「体重秤」的例子里提到的晨跑、锻炼、沙拉等健康符号,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死亡」的另一面。与其说是「生命」,不如说是「避免死亡的行为」。
这样当然也可以溯源了,阳光积极的内容源自于「避免死亡」,最初当然源自「死亡恐惧」。
死亡果然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博客取名叫「極客死亡計劃」,现在看来还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