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记录时间,计算产出或许更有用
谈到效率工具,除了老生常谈的各大笔记软件,如 Notion、Obsidian、Logseq、Bear、Evernote 等等,也离不开时间管理工具。
谈到时间管理,又不得不分成三个话题来讨论——日程管理、任务管理、时间记录。这三个话题对应的工具分别是日历、清单(to-do list)和各种各样的时间记录 App。
简单来说,日程管理要管理的是诸如开会、上课、赴约等,需要个人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指定活动的事项。任务管理要管理的是任何需要做的事情,这件事情没有强制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并且往往为我们所控;有时,任务管理还需要处理更复杂的大任务和小任务(或者说,项目和子任务)的关系。
日程和任务的边界其实比较模糊,所以像「滴答清单」这样的应用,就直接把日历和清单做到了一起,任务和日程是互通的,甚至笔记也能和任务相互转化。不过,这就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了。
本文要讨论的是,和日程管理以及任务管理相比,看起来没那么重要,讨论度也更低的「时间记录」,以及它到底有没有用。
第一章:我把时间都花在哪了?
什么是「时间记录」?
简而言之,「时间记录」就是追踪你每天花费在不同类型的事物上的时间。
不同的用户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用法。重度使用者可能会记录每天 24 小时的时间花费,包括睡觉时间、运动时间、工作时间、学习时间等等。他们往往根据需求,把时间分为几类,用相应的标签进行记录。
比如,一个大学生可能会想要记录自己每天花在不同课程上的学习时间,他就会设置「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标签,而这些标签都归属为「学业」这一个类别。
如果你使用过「番茄钟」或者「专注时间」类型的 App,又或者是你使用的时间管理工具里自带了类似的功能(这似乎已经变成效率软件的标配了),那么,这个 App 大概率会帮你记录每天的专注时间。
这也是一种「时间记录」,比起前一种看似有些硬核的方法,这种只记录专注时间的方法或许更适合大多数人。
不过,虽然叫做「时间记录」,但它的意义远不止「记录」。实际上,大部分的数据记录都是为了为之后的数据分析提供样本。也就是说,好的「时间记录」应该能让我们观察到自己在不同维度(每天、每周、每月……)的时间花费,以及不同领域(生活、学习、工作……)的时间花费,还有这些数据反映出来的趋势等等。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时间记录」是为了什么?
正如前文所说,这其实是一个产生数据的过程。我之前在《产生数据不等于创造价值》这篇文章里提到,要认清自己的真实需求和动机,记录对自己有价值的数据,不要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就我来说,我每天要干的事情不少,除了日常生活和学校的课程,我还有在校外的兼职、读书、做自己的项目、写小说、管理网站,以及写博客。我认为自己很难平衡好这些事情,很有可能在某一件事情上花费太多时间,这时,记录我自己在不同领域分别投入了多少时间,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比如,我的课程大多集中在周二和周三,这两天我花费在学业上的时间是最多的,我就可以在其他时候,把时间多分一些给其他领域。
我在《搭建更适合自己的习惯打卡系统》里提到,习惯打卡的分数能反映我当天的精神状态。如果结合时间记录和习惯打卡的数据来看,我就能更好地分析做什么会让我状态变好,什么会让我状态变差。比如,我发现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超过某个阈值时(比如一整天都在上课的时候),我的状态就会就会一落千丈;如果我在「娱乐」上花费的时间过多,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当我注意到数据反映出来的事实,我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娱乐时产生了大量的多巴胺,这让我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变得相对来说没那么有精神,不太能坚持。
我还可以根据我在不同领域投入的时间,绘制一个表示「领域投入度」的饼图,然后,我就可以非常直观地根据这些领域的重要性,来调整我的时间分配。比如,如果我观察到我在兼职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我或许就得考虑辞掉工作或者换一份工作了。
此外,我也可以根据「领域投入度」来重新认识不同领域的重要性。比如,要是我之前一直认为读书没那么重要,但在某一天,我观察到,当我的读书时间呈现上升趋势时,我的博客文章产出,或者其他我认为重要的数据,也跟着上升时,我就要重新思考读书的重要性了。
「时间记录」方法一览
读过一些有关「时间记录」的文章,在 App Store 上也搜索、试用过一些相关的应用,总结下来,时间记录大概有以下几个方法:
- 时间块
- 番茄钟 / 专注时钟
- 项目驱动
时间块记录法
以 aTimeLogger、CalFlow、JotDay 为例,这些时间记录 App 就属于此类。
这种方法将一天 24 小时分为多个时间块,例如每 5 分钟分一个块,用不同颜色的块表示花费在不同类别的事情中的时间,有的还会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示在这个块的时间利用率(要是在这 5 分钟里只有 1 分钟在做事,这个颜色就会浅一些)。
一天过去,这些块基本上就会被填满,你就能从不同颜色的块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直观地看到自己都把时间花在哪些事情上了。就算有没填满的,你也可以通过空格子的数量算出自己的时间利用率,因为原则上,空的时间块就说明这段时间里自己在无所事事。
不少好用的时间块 App 会同步手机的睡眠和运动记录(至少 iOS 的应用大部分都支持),实现自动记录。有的还支持应用跟踪,会记录你使用各个 App 的时间。如果你一般使用 Bilibili 来刷视频,用 Logseq 来做学习笔记,追踪这些 App 的使用时间,实际上也追踪了你的娱乐和学习时间。
时间块记录法往往要求你事无巨细地记录时间花费,就连吃饭的时间也得记录,尽管大部分 App 能做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或许还是有些麻烦。
专注时钟
番茄 ToDo、我的番茄、Thiro、OffScreen(尽管 OffScreen 主打的是屏幕时间管理)、专注森林等 App 就属于此类,除此之外,像「滴答清单」等效率工具还自带了番茄钟的功能,以及一定的数据统计功能。
市面上现有的番茄钟 App 的问题已经在《番茄钟并不好用》这篇文章里提过了,在此不赘述。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专注时钟」都是「番茄钟」,还有更常规的正计时和倒计时。无论如何,这些 App 的思想都不只是记录时间而已,而是记录「认真工作」的时间。和「时间块」有所不同,它自然不会记录睡觉、运动等和工作、学习无关的时间。
这样的时间记录方法明显更方便,更轻量。如果你认为记录睡觉时间用睡眠类和健康类的 App 就够了,运动时间交给健身类 App 就够了,而其他的像刷牙洗脸和通勤的时间完全没必要记录,这种方法大概更适合你。
专注时钟记录法的核心在于「专注」。由于这类工具往往鼓励并默认你百分百在记录时间内投入到工作、学习中,所以,你大致可以认为你投入的专注时间就和你在该领域的产出成正比。这个「产出」也可以理解为「创造的价值」、「成果」等。由于专注比起一般的用时要消耗更多的精力,你也可以把「专注时间」理解为「精力投入」。
这样算出来的「领域投入度」就不只是投入的时间那么简单了,你可以看到你在不同领域投入的精力和产出的结果。这样的 App 往往还会鼓励你写「专注笔记」,也就是在一段专注时间后写笔记,记录你都在这段时间里做成了什么。
项目驱动
有的时间记录 App,例如须臾、iHour 等,更强调前文提到的「分类」和「标签」,只不过换了个名字,叫「项目」。
几乎任何你觉得有用的事情都可以叫做「项目」,比如「学习英语」「读书」「学习 Go 语言」等。比起一般的「分类」,它更具体,直接地鼓励你去完成某件事情。也就是说,比起简单的时间记录,它往往还带有一定「习惯打卡」的监督功能。
时间记录方法小结
以上并不是全部,也并非绝对的分类。大部分的时间记录 App 都实现了以上方法,只是更侧重哪一边的区别。更重要地,这三个方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时间记录思想。
简单来说,如果你希望了解你每天都把时间花在什么事情上了,这包括了日常通勤、起居,以便你更好地以天和小时为单位安排时间,那么你就可以尝试「时间块」。
如果你希望鼓励自己深度工作、专注学习,并且想要知道自己每天深度专注的情况,以及在哪些领域投入了精力、投入了多少精力,就可以尝试「专注时钟」。
如果你希望鼓励自己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就像「习惯打卡」一样,不过要保质保量,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时间,或者,你有很多项目要做,希望不落下任何一个,想要尽量均匀地投入时间,你就可以尝试「项目驱动」的时间记录工具。
「时间记录」的问题
前文扯了这么多「时间记录」的方法论,看起来似乎好处不少,那么践行起来究竟怎么样呢?
首先,我必须澄清,既然这类 App 层出不穷,相关的讨论和文章也不少,那么「时间记录」对相当多一部分人群来说,都是需要,甚至必不可少的。
自然地,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时间记录」可能会显得累赘。
我曾先后用「滴答清单」「OffScreen」和「JotDay」这三个 App 来践行时间记录,目前,我正在尝试用「Thiro」来记录专注时间。简单来讲,我的时间记录方法经历了如下的变化。
- 初识时间管理,使用「滴答清单」管理日程和任务时,发现了专注时钟的功能,于是开始使用番茄钟;此时我的目的并非是记录时间,而是监督我专注和投入。
- 抛弃了日程和任务界限过于模糊的「滴答清单」,转而使用 Apple 自带的日历与提醒事项做时间管理,同时也正在使用 OffScreen 控制屏幕时间,于是理所当然地用到了 OffScreen 的专注时钟功能;此时,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 OffScreen 提供的数据统计和图表,并以此为依据安排自己的时间。
- 偶然接触到「时间块」相关的概念,希望更详细地了解自己把时间都花在哪了,于是开始主动地选择「时间记录」相关的工具;最终因为 CalFlow 的 UI 太丑,选择了 JotDay;从此,我开始记录自己的所有时间,包括睡觉、运动、用餐、上课……
- 开始觉得「时间块」太过繁杂,并且「时间块」的统计数据并不比「专注时钟」的统计数据更具参考意义,于是开始尝试用「Thiro」记录专注时间(其实我完全可以继续使用 OffScreen,但我想要尝试新的工具)。
不过,这些「时间记录」方法怎么变,都没能解决一个核心的问题:对我来说,无论是「时间块」还是「专注时钟」,统计数据和图表的参考价值其实都不大。
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 Law):
When a measure becomes a goal, it cease to be a good measure. 变成目标的指标不是好指标。
大部分时间记录工具产生的统计数据,其实都是这样的指标——记录时间的同时,也在鼓励我们在自己重视的领域投入更多的时间。也就是说,「投入更多的时间」成为了一个目标,那么「时间」本身就不能作为一个很好的指标了,既然如此,观察时间投入的趋势变化就没有意义。
鼓励在更重视的领域投入更多时间,其实就是在鼓励我们合理地安排时间,比如娱乐的时间可以稍微降低,拿出更多的时间给学习、工作等其他重要的事情。
时间管理得好得时候,趋势当然能够从时间记录的图表中体现出来,做得不好的时候,不需要图表我们也能感受到。我们当然知道要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花更多时间,不需要一个「成为目标的指标」,也能用其他的方法鼓励自己多花时间。
事实上,时间记录的用处,除了让鼓励自己更好地安排时间,还能让自己感受到一种「我花了好多时间做事情」的错觉,也就是许多人常说的「效率幻觉」或者说「忙碌的错觉」。
关于「忙碌的错觉」,我在《忙碌不是充实!》一文中有讨论过。
一天读了一个小时的书,就真的有用吗?不一定,说不定这是本烂书,自己在这本没有价值的书上浪费了一个小时。唯一的安慰时,在时间记录的图表上,我看起来很高效。
总结一下,对我而言,时间记录有两点问题:
- 时间记录因其「鼓励」功能,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鼓励可能的确有效果,但产生了效果之后,记录的数据还有什么参考价值呢?为什么一定要用时间来鼓励自己学习工作?
- 花了时间不一定有效果,时间记录容易造成「效率幻觉」。
小结
小结部分由 ChatGPT 生成
「时间记录」跟踪每天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分配,帮助用户分析这些数据,了解时间花费的趋势与结构,进而优化时间管理。
常见的时间记录方法有三种——时间块、专注时钟和项目驱动,分别适合不同需求的人。
虽然时间记录有助于提升时间管理的意识,但存在潜在的问题,特别是容易导致“效率幻觉”,即误以为时间投入多就代表高效。
第二章:我都做成了些什么?
重新思考需求和动机
有人的需求是非常明确的,比如一个自由职业者,或者身兼数职的不普通从业者,需要在多个工作之间切换,他可能就需要记录自己每天都把时间花在哪里了。对他而言,把「日程管理」和「时间块」记录法结合起来,或许就是最适合的。
对于我这样涉猎广泛的学生而言,我最关心的并不是我有没有雨露均沾地对待我的工作,或者是有没有把时间留给最重要的工作。实际上,除了课程较满的那一两天,我的时间相当充足。
或许我会说,「专注时钟」和「项目驱动」的时间记录办法更适合我。但当我在这三个方法中作出选择时,我就被自己的思维限制住了。
或许,我压根不需要记录时间开销呢?
有特殊工作需求的人,他们的时间很宝贵,需要精打细算。我的时间自然也很宝贵,但或许不是最宝贵的,我最值得管理的东西是什么呢?
作为学生,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探索」而非「利用」上。探索表示我在获取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而「利用」表示我在用已有的信息创造新的价值。
把大多数时间花在「利用」上的人(往往是更年长者),他们的时间用了多少,几乎就能做成多少,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结果。把时间花在「探索」上的我,可能更多地在试错和尝试,不会直接创造价值。
为了得到「我的确收获了不少」的确认感,同时也不陷入「效率幻觉」,记录时间开销或许不是明智之选。
除「时间记录」以外的探索
我曾经听过一个说法,不要写 To-do list,要写 Done list。我当时觉得新奇,但又觉得像是哗众取宠的说法,便没有多做了解。到现在,我才开始体会到所谓 Done list 的用意。
所谓 Done list,就是把自己做了的事情写下来,而不是写自己即将要做的事情。这和「成功日记」也有点像。
不过,我其实不太赞成 To-do list 不如 Done list 的说话。其实,To-do list 是一种任务管理办法,而 Done list 是一种复盘方法。
「复盘」似乎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做「时间记录」,其实也是为了便于复盘。各种花里胡哨的图表,也是为了方便复盘,只不过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我认为大部分时间记录工具的设计,并不能让用户意识到自己需要对时间花费进行复盘,因为自动化的图表已经很方便地把趋势显示了出来。然而,仅复盘时间花费是远远不够的。
量化自己的产出
Done list 的核心是让我们复盘自己在一段时间里都做了什么。我们可以把这个「做了什么」抽象为另一个概念——产出(product)。
我们常说的效率(productivity),其实就是单位时间内产出了多少。
这个所谓的「产出」,要怎么量化呢?
我认为,能给自己创造价值的其实都能算做产出,要衡量「产出」,就要衡量「价值」。第一步,就是要找出与这个「价值」大致上呈正相关的具体数值。比如,如果你是一个作家,你就可以用你在单位时间内写出的「字数」作为衡量「产出」的标准之一。
我作为学生,「笔记」的数量就可以作为「产出」的标准之一。此外,我还会写博客,写文章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产出,反映了我在这段时间内的输入、思考和成长,所以「文章字数」也可以作为「产出」的标准。
对大部分人来说,完成的「任务」数量也是一个产出的标准。写 done list 的目的也在于此——回顾今天完成了哪些「任务」。
所以,比起复盘自己每天在哪些事情上花费了时间,不如复盘自己今天都「产出」了什么。
建立一套系统
显然,我已经确定了能衡量我产出的三个指标——完成的任务量、笔记数量和撰写的文章字数。
那么,我就可以开始写我的 done list 了。记住,复盘应当是周期性的,我的习惯是每天进行一次复盘。你可以用 Notion 或者其他的笔记软件,或者就用纸笔来写,写下你设置的「产出」指标。
比如,我就会在当天的这一页上写下:
今天做了什么:
- XXX
- XXXXX
- XXX
今天记下的笔记:
- 大学学习笔记 - XXX - XXXX
- 读书笔记 - XXX
- 其他零散的笔记
- XXX
今天写了《XXX》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共计 N 字。
然后,可以整体地给今天进行评分,比如 A、B、C。
我依然还是发挥了传统艺能,像之前的习惯打卡系统和物欲管理清单一样,给每天进行了一个自动的分数计算。
习惯分数*0.2 + 任务权值和*0.8 + 笔记分数 + 输出分数
其中,习惯分数来自《搭建更适合自己的习惯打卡系统》中提到的习惯打卡系统。
任务权值和来自我的任务管理系统,我会给每项需要完成的任务设置一个权值(0 表示没有价值,例如水课的作业;1 表示这项任务给更大的价值做出了贡献,例如专业课作业;2 表示这项任务是某件事情的关键节点,例如做完了某个项目的框架搭建……),当天完成的所有任务的权值相加就是当天的「任务权值和」。
笔记分数是这样计算的:
if(
empty(笔记块), 0,
if(笔记块<35,
0.75,
if (笔记块<50,
1,
(笔记块-50)*0.0175 + 1
)
)
)
由于我使用 Logseq 记笔记,Logseq 是一个大纲式的双链笔记软件,大纲里每一个结点,或者说段落,都被视作一个「块」。统计「块」的数量,就能简单地量化我的笔记数量。这一统计过程可以简单地使用 Logseq 的热力图插件实现。
输出分数是这样计算的,简单来说,他和文章字数直接挂钩,但是我设置了几个阈值,小于 1500 只算 0.5 分,小于 2000 算 0.75 分,小于 2650 算 1 分,高于这个数就另算。
if(
empty(文章字数),
0,
if (文章字数<=1500,
0.5,
if(文章字数<=2000,
0.75,
if(文章字数<=2650,
1,
floor(((文章字数-2650)*0.0005 + 1) * 100) / 100
)
)
)
)
每天统计当天的三个数值(通常在不到 1 分钟之内就能完成,而且「任务权值和」是通过 Notion 的 Rollup 属性自动计算的)。就能直观地看到每天的产出情况。
如果你想的话,还可以画一个折线图。
这和复盘时间有何不同?
我有一段时间非常痴迷于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利用率。我会记录自己每段时间里都在干什么,去掉生活琐事等不相关的时间,剩下的时间长度就是我今天利用起来了的时间。
我还会在每日复盘里写上,今天花在什么领域的时间有所增长,哪个领域花的时间有所降低,以及以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然后,我也会把时间这个数值放进折线图里……
可以发现,虽然当天「利用的时间」与「产出」关系看起来不大,只有几个波峰波谷是同时出现的,但是,「产出时间比」和「产出」的线条几乎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虽然「产出时间比」能直接反应「效率」,但「产出」本身就已经足够准确。
换言之,复盘「时间」和复盘「产出」,在效果上,好像没什么区别。
主要的区别体现在「执行」上。如果要复盘时间利用,就意味着在工作和学习时(也可能包括生活、运动、社交等事件)打开时钟,如果一不小心忘记,整个系统都会被打乱,得想办法回忆起开始时间,然后补记。
而复盘产出,你只需要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或者在第二天的早上,根据还很清晰的回忆,或者一些记录,复盘你做了哪些事情就好。
这么看,复盘产出比起复盘时间,要更方便。
此外,虽然没有实打实的证据,但我认为,复盘产出要比复盘时间更实在和真实。举个例子,如果你花了半个小时读书,这条 30 分钟的记录就会显得很好看;但如果你在这 30 分钟里时常走神、受到干扰,产出或许就没那么高,记下的笔记也更少。或许,这也是避免「效率幻觉」的方法之一。
此外,复盘时间还可能会引发焦虑。如果自己一天都在忙着参加各种会议,或者上课,那么就没有多少留给自己的时间,复盘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真真实实地在做事情的时间很少;但如果复盘产出,或许就会发现自己在会议和课堂上记下了不少笔记,或许产出就会高一些。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需求不是宏观地管理时间,或许比起时间记录,有意识地复盘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会更有用。
第三章:时间记录难道真的无用?
读到这里,你大概会以为我不会使用「专注时钟」这类时间记录工具了。但其实不然,虽然「专注时钟」有「时间记录」的功能,但我们不一定要使用「数据统计」的功能。
我认为,专注时钟的设计目的应该是帮助人们「专注」。也就是说,人们使用「专注时钟」的目的应该是更沉浸式、更深度地工作和学习,而不是让自己记录更多的专注时间。在换言之,我们应该避免「古德哈特定律」,一开始就不需要「专注时间」这个指标,更不应该让它变成「目标」。
其实,我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秒表,让自己时刻觉知专注的时间就好。如果被打断,或者需要休息,就暂停这个秒表。
这样做,一方面能在专注进行时鼓励自己多花些时间,另一方面能够在专注结束时给自己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就像我之前说的,他也可以作为一个监督任务保质保量完成的工具,比如要求自己每天至少阅读 30 分钟,而不仅仅是读了就好。
而且,你还能够避免「效率幻觉」,因为时钟结束之后,你就不需要在乎你到底花了多少时间了。不会因为今天记录的时间非常多,而认为今天就一定高效。
你可以在复盘的时候回顾自己今天专注了多久,以及在某个任务上花费了多长时间,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时间估算能力,在以后安排任务时,就能根据经验判断这类任务往往需要消耗自己多少时间,来更好地管理时间。
在复盘之后,你就不用,也不需要查看以前的时间记录了,更不需要观察时间的变化趋势,因为你已经可以复盘自己的「产出」了,而这个比「时间」能更好地反映效率——在一天内产出更多,效率自然更高,因为单位时间是固定的。
写在最后
每当谈到效率工具的使用,都得谈谈「认识需求」这件事情。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系统和方法论,因为就像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用「时间块」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费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
本文介绍了工作流和效率相关话题下,常常出现的「时间记录」这个概念,说明了我在践行「时间记录」时所观察到的问题。在重新审视需求之后,我决定用「产出」代替「时间」进行周期性的复盘,同时,我也肯定了「专注时钟」等时间记录工具对我的积极作用,以及要如何使用「专注时钟」才更好。
希望这篇文章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启发,同时我还要再说明一点,认识真实需求大概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适合自己的好系统或许需要长久的迭代才能形成,我现在提到的方法论或许也不是最适合我的,未来它或许还会继续迭代。
大概就是这样了,这篇文章很长,超过了一万个字,所以,感谢你读到这里。
顺带一提,原先的文章系列「我怎样用 Notion」已经改名为「生产力报告」,因为我发现,前两期的内容虽然的确有讨论 Notion 的使用,但更多地还是在讨论方法、设计理念和各种思想。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生产力报告」的前两期,欢迎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