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数量19

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也称 FOMO),是一种焦虑情绪,由自身未能参与某项社交活动而导致。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可能错过了有意义的事情、没办法获得他人的关注、可能错过某个机会的时候,就可能产生这种持续性焦虑。

自我实现的预言,在社会心理学称「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某件事情如某人预期和预言的那样发生了,有可能正是因为个体的预言和信念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个体的行为,即预言之所以成真,正是因为个体相信这一预言。

计算机中,宏(macro,也叫「巨集」)的概念很常见,出现在 Excel 和 Word 等办公软件当中,C 语言(#define)、Lisp 语言等编程语言中也有宏,键盘似乎也有宏的概念。这个词即使是在英语中(macro)也显得抽象和模糊,宏到底是什么意思?

荣格心理类型的「内倾」和「外倾」态度来分析「思考」的两种形式,或许可以分为「向内思考」和「向外思考」。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阿德勒认为的、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守的法则。要区分一件事是谁的课题,可以思考「这件事情最终影响的是谁?」,例如孩子的学业情况最终影响的是孩子自己,而非父母,那么读书这件事情就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原则上不应该干涉。

投射(Projection)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人们常常将自己的不安等情绪代入到别人身上,下意识地否认自身的不良动机、欲望、行为,并将其怪罪于外界。

语言往往能通过彼此之间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体系是基于语系(language family)、语族(language subfamily)和语支的。每个语系往往有一个共同的原始语言(proto-language)。

原语(primitive)是计算机中不可被中断的一段机器指令,常见于操作系统中的进程调度,用于实现同步(synchronization)。一个操作需要用原语实现,常常是因为这种操作一旦被中断,就会发生非常严重的错误,所以不允许中断。

MBTI 理论对荣格的心理类型做出了拓展,指出荣格仅仅使用一种心理功能和一种心理态度确定心理类型的局限性。为了让荣格的理论对普通人也发挥实用价值,MBTI 理论区分个体的主导心理功能和辅助心理功能。

主导心理功能是个体最偏好使用的心理功能,往往也是发展最全面的心理功能,也就是说,行为决策时,个体更倾向于也往往更擅长使用主导功能。

MBTI 对荣格的心理类型做出了拓展,添加了「感知与判断」的偏好,即个体更偏好使用感知功能还是判断功能。感知功能(Perception)和判断功能(Judgment)是荣格心理类型的两大心理功能。

感知与判断偏好在 MBTI 中用四个字母中的最后一个字母表示,用 P(感知功能)和 J(判断功能)区分。需要注意的是,P 和 J 只表示个体在关注外部世界时更偏好使用的心理功能。